一種使用CRISPR生產(chǎn)大量細胞用于治療的新方法。圖片來源:格萊斯頓研究所
(相關資料圖)
科技日報記者?張夢然
據(jù)《自然·生物技術》雜志日前發(fā)表的論文,CRISPR-Cas9基因編輯系統(tǒng)的新改進,使設計用于治療的大量細胞變得更加容易。美國格萊斯頓研究所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開發(fā)的新方法,能以非常高的效率將特別長的DNA序列引入細胞基因組中精確位置,而無需傳統(tǒng)的病毒遞送系統(tǒng)。該成果是向下一代安全有效的細胞療法邁出的一大步。
格萊斯頓研究所最新證明,新方法可在一次運行中設計超過10億個細胞,這遠高于治療個體患者所需的細胞數(shù)量。
此前人們已知DNA可單鏈或雙鏈存在,Cas9附著在雙鏈DNA上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高水平的雙鏈DNA模板會對細胞產(chǎn)生毒性,因此該方法只能用于少量模板DNA,導致效率低下。
但即使在相對較高的濃度下,單鏈DNA對細胞的毒性也較小。鑒于此,研究團隊研發(fā)了一種將修飾的Cas9酶連接到單鏈模板DNA的方法,即在末端添加一小段雙鏈DNA突出端。
與舊的雙鏈方法相比,單鏈模板DNA可將基因編輯效率提高一倍以上。分子的雙鏈末端讓研究人員可使用Cas9來增強非病毒載體向細胞的傳遞。
現(xiàn)在,研究人員可以使用新的DNA模板生成超過10億個針對多發(fā)性骨髓瘤的CAR-T細胞。CAR-T細胞是經(jīng)過基因改造的免疫T細胞,可有效對抗特定細胞或癌癥。使用新的單鏈Cas9定向模板,大約一半的T細胞獲得了新基因,并因此轉(zhuǎn)化為CAR-T細胞。
此外研究還表明,新方法首次可完全替換與罕見遺傳免疫疾病相關的兩個基因——IL2RA和CTLA4基因。這種“一刀切”的方法可治療這些基因中具有不同突變的許多患者,而不必為每個患者的突變生成個性化模板。用這種基因工程方法處理的細胞中,有近90%獲得了健康版本的基因。
總編輯圈點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?;蚓庉嬒到y(tǒng)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研究工具,一直在不斷進化升級。早些年,鋅指酶是比較流行的基因編輯工具。如今在生命科學界提起基因編輯,幾乎無人不知CRISPR系統(tǒng)的大名。憑借其便捷易用的優(yōu)勢,近年來CRISPR系統(tǒng)在遺傳疾病治療、藥物研發(fā)、種子培育等多個細分領域促成了眾多以往不敢想象的研究成果。與此同時,針對CRISPR系統(tǒng)自身進行改進的研究也捷報頻傳。得益于此,科學家手中的基因編輯“剪刀”正變得更加精準、高效、強大。
關鍵詞: 病毒載體